摘要:原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数字。...
最近,关于国家文化数字化讨论声音不少。原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数字文化内容的确权、评估、匹配、交易、分发等提供专业服务”。
《意见》的出台,让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深圳文交所)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早在今年3月,深圳文交所便获批建设“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试点,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独一家。
目前全国文交所数量不在少数,为何偏偏是深圳文交所承担起了试点任务?所谓的“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作用是什么?此类问题在当下都非常值得探讨。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深圳文交所于2009年11月份正式挂牌成立,是全资国有的两家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之一(另一家为上海文交所),成立之初主要职能是搭建面向全国及全球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文化企业孵化平台与文化产权登记托管平台。
前几年,国内经历了一波文交所热潮,截止2019年,全国大大小小文交所高达80多家。但其实在2011年11月国务院下发38号文《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后,禁止了文交所的艺术品权益份额转让业务,并成立联席会对各大交易所进行检查验收。
深圳文交所当时没有参与违规业务,是首家验收“过关”的文交所。这一点解释了为什么深圳文交所能成为唯一一家“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试点。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
我们前文有提到,《意见》明确提出了“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确权、评估、匹配、交易、分发等提供专业服务”。
简单来说,在国家文化数字化过程中,首先得有交易平台,还得有区块链确权技术,还得靠大数据晶振匹配、分发。深圳文交所的任务便是在几个方向上进行探索。
相较于成立时,目前深圳文交所的业务主要由平台业务、投行业务、文化金融城市学院三个业务板块构成。未来该所还将承担其国家文化数字化体系中的“中介”角色,服务于文化资源数据供给与需求,以及文化数字内容生产和消费。
对于国家文化数字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认为,数字化文化消费是轻资产的,可以卖衍生品、可以卖IP(知识产权)、可以做沉浸式餐饮,场景不限于线下,也不限于实际体验。可以把城市旅游与数字技术结合,实现沉浸式和交互式的旅游体验。
一些常见误区
自2021年以来,国内的数字藏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个别文交所也有所参与。因此。不少观点认为深圳文交所试点“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可能意味着国家队开始入场。
目前来看,这一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首先深圳文交所在4月份就已辟谣,发布的《关于深圳文交所无涉及NFT、NFR及相关数字藏品交易的计划的公告》称,交易所无任何涉及NFT、NFR及相关数字藏品交易的计划。且对于任何未经本所审批通过,自行发布与本所有关信息进行不实宣传的行为,本所保留进一步追究起法律责任的权利。
其次,艺术品权益份额转让业务在2011年被禁止后,至今未再上线。与之相比,数字藏品也好,NFT也罢,在金融风险上明显要高出几个量级,是如论如何都不可能在现阶段推出的。
从相关专家对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解读,也多少能够看出深圳文交所的任务与数字藏品八竿子打不着。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文旅专家徐鹏认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将建设‘逻辑关联、快速链接、全面共享’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将推动文化产业与更多行业融合,产生1+1远大于2的产业协同效应。
总的来说,此次政策出台的考量,主要还是在国家文化建设和助力文化企业两个大方面。因为相比于欧美国家,我们在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方面确实有不少的课要补,通过网络技术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有利于协同资源、激发创新,让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再就是大趋势上,Web3和元宇宙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建立一个线上数字化体系,并形成线下和线上融合发展的模式,激活新消费潜能、升级线下场景效能、优化服务模式,也都对文化数字化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