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0 23:12:08 | 浏览:1057
2021年7月,首创于深圳市光明区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面向全国推广。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三周年,在各区涌现出了诸多具有先行示范意义的样本。“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表面是科研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同一栋大楼工作,实质是产研双向融合,充分体现了光明区先行科研经济的探索。
光明区提出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成为一流产业集中涌现的“新泉眼”。开“泉眼”,见“泉涌”,一口看似小小的“泉眼”能够喷涌出无尽的泉水。于光明区而言,科研经济的起势成势,正迸发澎湃动能,推动光明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先行科研经济,彰显科学之城发展特色
2021年3月,《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发布。根据规划,光明科学城构建“一心两区”总体空间布局,其中“两区”为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装置集聚区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高水平大学等;产业转化区布局转移转化、孵化机构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培育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
在整体规划布局中,光明科学城前瞻性地将产业转化放在突出位置,可以看出高度重视科学与产业融合、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发展导向。
当前,光明区正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其中,科研经济的提法充分体现了对科学更好赋能产业的寄望,也彰显着这座科学之城的发展特色。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总结5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作为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的重要内容,“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被纳入其中,而这一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与光明科学城密切相关,体现了光明区先行科研经济的探索。
依托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区构建全国首个“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该综合体聚焦合成生物领域,表面是科研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同一栋大楼工作,实质是产研双向融合,这一先行示范样本引发了全国性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合成生物是生物经济发展、生物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也是深圳重点培育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光明区在合成生物发展上走在前列,拥有全要素集聚优势,而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合成生物,是光明区全链条打造合成生物产业高地的清晰方向。
光明区建设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进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工程生物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在全国率先发布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若干措施,建设的专业化产业园已经吸引了一批相关企业入驻。据悉,预计“十四五”期间,光明将筹集改造超过25万平方米专业化产业园,集聚超过100家合成生物优质企业,实现“从0-1-10-100”的合成生物科学与产业生态布局。
除了合成生物领域外,接下来,“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还有望推广到其它前沿产业领域,致力于缩短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时间周期,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培育模式。
产学研融合,构建科研经济引领型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正在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与此同时,深圳不忘强调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深圳建立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对过往创新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
今年6月,深圳发布发展壮大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8个未来产业的系列政策措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性力量,也是改写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从全球竞争来看,发展格局还未“定型”。让科学更好地赋能产业,对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全市“20+8”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光明区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8+5”产业集群,具体为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传感、超高清视频显示、安全节能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现代时尚共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成生物、区块链、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共5个未来产业。
光明区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从强化源头创新引领、打造科研成果产业化生态、提升科创服务业能级着手,加快构建科研经济引领型的现代产业体系。
光明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和新材料三大领域,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兼具研究平台与产业平台属性,未来将实现高水平开放共享,并搭建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的一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业和科技信息服务业,努力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有机联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认为,光明科学城建设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基于大设施实现“政产学研资”融合创新。光明科学城将建设成为大科学装置、研究机构、大学和产业园区交错发展的创新区域,更加突出科研与产业的融合,这体现了光明科学城的发展特色。
据悉,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光明区还重点布局科研经济园区,打造集“科研空间+中试平台+制造空间+专用设施”于一体的专业园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光明区去年对首批10个符合产业规划的特色产业创建园进行授牌,引导产业集聚, 10个专业园区已陆续建成招商。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长沙12月11日电 (记者 唐小晴)廖文韬把一只两岁加菲猫--“火锅”的遗体放在鲜花环抱的小床上,细心为它清理身上污渍、梳理毛发。受访者供图宠物殡葬师是一个有温度的职业。哀乐响起,和主人告别。
如今在深圳,便民化、智能化办税场景随处可见,纳税人仅需手机在手,即可完成全量“非接触式”业务的通办。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6日讯 线上远程办理、资料手机提交、音视频双向交互、文书在线下载。
1月12日晚20时,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1月12日深圳报告新增一例确诊病例,目前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截至1月12日20:00,深圳全市累计报告13例新冠肺炎病例。 深圳本轮疫情从哪里来?现有病例分布在哪些地方?深
南昌VR产业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5月27日,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全市各县区充分发挥区域内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选择主攻赛道,构建“一核三基地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是指在红谷滩区建设全省
10月13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盼盼食品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塔吊高耸,挖机轰鸣,机械设备有序施工作业,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正在建设的2#、3#厂房预计11月底建成投产。据悉,今年以来,襄州区坚持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
2月7日上午,尚集产业集聚区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党工委副书记杨广军作新春工作安排许昌市建安区尚集产业集聚区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以“能力作风建设年”“开发区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持续深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形成工作合力,坚
人民网-安徽频道站在淮北建市60周年的时间节点,聚焦淮北唯一辖县濉溪县,一幅幅城乡焕然一新、民生大幅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画卷,在濉溪大地徐徐铺展。最新统计显示,2019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居全
今年以来,亳州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01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4.1亿元,增长3
先提个问题:如果公办幼儿园增加晚托,你愿意吗?我想,这个问题对于深圳的大部分父母来说都是一百个愿意的。幼儿园无“晚托”,孩子放学了去哪儿?前几天,一条标着“特好消息”的帖子打破了宁静,让人们欢呼雀跃。被吐槽了很久的“公办幼儿园增加晚托”似乎
近日一则话题“近视12000度是种什么体验”上了热搜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碰到的患者并晒出了患者所佩戴的眼镜▼因为度数太高网友都被惊讶到了该话题的讨论数也冲到1.7万对此,市民们也感到惊讶这种度数的近视是真实存在的吗?眼科专家:从业数十年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