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0:50:21 | 浏览:768
截至1月31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的确诊病例数破万,达到11791例。而在深圳,最新的数据是:31日全天新增确诊60例,累计报告达170例。
不少深圳市民担忧,“为什么确诊病例在一天之内新增这么多”、“看到人数猛增内心实在害怕”、“病例数增加是否意味着疫情严重了”……
对此,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特别查阅了市卫健委官方网站,自1月27日起,深圳市卫健委开始发布全市的每日疫情情况通报(此前发布的通报均为全省情况):
1月26日深圳全天新增9例
27日新增13例
28日新增14例
29日新增23例
30日新增24例
31日新增60例
……
数据对比直观反映出,深圳最近一周内确诊病例上升明显。
围绕这一情况以及市民们的关切,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对多位正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专家以及卫生部门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寻求答案。
其中,多位受访者均提及,检测能力不断提升、病毒潜伏期达14天、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是带来影响的几大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截至记者发稿,2月1日0时至12时,12个小时内,深圳暂无新增确诊病例。
深圳市疾控中心获得确诊权限
全市检测机构已从2家扩容至28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临床来看,病例数的增加受三个因素的决定,即患病人数、构成比(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当地检测出来力度多大。在病毒研究领域有一句名言,“没有检测就没有传染病”。
张文宏的观点实际上传递着一个信息:不断提高的病原体检测能力,尤其是检测的速度和效率,使得原来没有被辨别的病例和部分隐藏的病例进一步得到确诊,这是病例数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段时间以来,深圳对病原体检测的机构数量得到明显“扩容”,从原来市疾控中心和市三院2家机构,扩大到28家医疗机构。而在三天前,这一数字还是17家。
(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 2月1日在广州接受深圳卫视记者独家专访)
值得一提的是,罗乐宣2月1日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就在近日,位于广州的广东省疾控中心已经正式将病毒筛查的确诊权限下放到了深圳市疾控中心。这意味着,深圳在进行确诊工作之前,不必再将样本送到广州进行复核,而是可以在检测完毕后第一时间确认和更新相关的数据。
同时,据记者了解,为保证检测和确诊工作的准确、无误、可靠,目前省内其他地区都仍需要将样本送至省疾控进行复核。
深圳确诊病例呈现明显特点
绝大部分为湖北输入
据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疫情报告显示,目前深圳确诊的病例绝大部分都是湖北输入型。对此,市卫建委主任罗乐宣也表示,病例数的增长与深圳的疫源地来源人员较多有一定关系。
深圳在人口结构和流动上呈现的“移民城市”特点,带来的人口流动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病毒的传播,并给疫情防控带来压力,这一点显然无法回避。尤其当前,春节返深期已经来临,对此深圳已经在部署应对方案。
目前,深圳已在公共交通场所,包括高铁、机场、各个口岸、码头等部署了红外线智能体温监测。全市各个社区也通过“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加强了排查工作,做好对疫情发生地来深人员的及早检测。
罗乐宣表示,通过加强社区防控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使得病人在市区暴露时间更短,看上去病人量是增加了,但传播几率减少,这都是有利于后续防控工作的。
病例数激增的背后:
病毒潜伏期最长达14天
据国家卫健委公开的资料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大约在10天左右,最短的潜伏期有1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14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
从时间上来看,实施全国防控开始至今才过去一周多,一批在未进行防护措施前感染的群众潜伏期结束正在表现,而这一因素显然会对确诊病例数带来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科普力度的不断加强,市民的就诊意识也不断提高。表现出发热等疑似症状的市民会更警觉、更谨慎地进行应对。
对此,深圳也设置了更多的发热门诊和发热病区。譬如,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3日成立发热病区,对疑似病人进行留观。这些针对此次疫情的特殊应对措施,也都是为了防止相关病例的漏发现。
深圳市疾控中心主任:早筛查出来是好事
深圳三院院长:出院病人陆续增加将成为常态
面对上升的病例数,到底应该保持何种心态?深圳市疾控中心主任冯铁建表示,随着筛查能力提高,现在深圳每天发现病例数相对比较多,而早筛查出来是好事,早发现才能早诊断早隔离
实际上,我们在关注病例数上升的同时,也要关注到,深圳目前的确诊患者仍以轻症为主,也不断有患者治愈。
2月1日下午,深圳又一名确诊患者痊愈出院。至此,深圳累计已有5名确诊患者出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 2月1日在广州接受采访)
对此,深圳市三院院长刘磊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介绍,1日出院的该名患者是一名之前上了呼吸机的重症病人,她的痊愈背后是医疗水平的提升。同时刘磊也表示,接下来出院病人陆续增加将是一种常态。
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冯铁建也表示,早筛查出来是好事,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专家估计疫情未来2周内趋于平稳,但是随着返深人流增加,不排除疫情反弹可能性。
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40多年间,深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样本但近期有人质疑说,深圳在衰退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落后于“北上广”有人说,深圳在变老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十年间提高2.6岁还有人说,深圳已经陷入
深圳凤凰山被誉为深圳宝安第一山,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村,离福永桥头地铁站约5公里。深圳凤凰山森林公园周末约上几位好友,一起去爬下深圳凤凰山,呼吸下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放松下心情,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出行凤凰山可采用多种出行方式。自驾
以下内容选自“深房大表哥”公众号,客观立场、论点全面、方法实用、目标明确、只聊深圳!近期问答集锦【粉丝提问】老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在车公庙上班,刚毕业3年,目前在福田租房住,手上只有30,不想太依靠父母,打算和我的大学同学一起合伙买房,他在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4月11日,最新出炉的《2022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深圳GDP实现3.07万亿元,同比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4.9%。这是深圳继上海(2017年)、北京(2018年)之后,成为国内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的城市。放眼
南方财经全媒体 记者林典驰 深圳报道 8月,一场简朴的协议签约仪式落下帷幕。深圳市工信局与龙华区政府签订协议,约定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区包括启动区、拓展区和储备区,以北站国际商务区和龙华超级商圈为核心载体,总面积约62平方公里。这场签约仪式,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治聪 实习生乔梓丹 深圳报道 近三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深圳是全国第一个成功全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副省级城市。截至2022年上半年,深圳市公园总数达到1238个,各类步道超过3000公里。
北京时间8月21日19:30,中超第14轮迎来一场广东德比,广州队主场PK深圳队!如果是“金元中超”时期的广东德比,一定备受关注,但现在无论是广州队还是深圳队成绩都没有达到预期,而且队内的阵容不齐整,实力大打折扣。从本赛季的积分和排名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第419期【今日天气】今天多云间阴天,有短时(雷)阵雨,气温27-31℃;西南风3-4级,沿海、高地和海区阵风6-7级;相对湿度70%-95%。深圳事1、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深圳市出行防疫政策》,明确了
时光回溯, 2020年7月,龙华区在深圳市率先出台《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旗帜鲜明提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启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引擎,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两载衔枚,作为数字经济先行者的龙华,从
【经济界面】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全面,但发展经济始终是深圳最光荣的使命。先行示范区五大战略定位的第一条就是要建成高质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实习生 刘施尧 通讯员 深卫信)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记者19日从深圳市卫健委获悉,截至2022年7月31日,深圳市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电子屏上的12字标语。受访单位供图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林冬雯)“人人做好自己,深圳一定可以。”近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这条标语火出了圈,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4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斯茹 实习生 梅子君)2019年4月8日早上,深圳地铁一号线,一辆列车正开进桃园站,车内有人着急地拍打着车厢玻璃。车厢门一打开,原来是有一名男乘客晕倒在地。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4日讯(记者 赵文硕 李纯)近年来,全球极端气象灾害发生数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对城市系统造成的损失增加。深圳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等原因,长期面临着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建设韧性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