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宁所能”对接“双区所需”!兴宁这样融入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时间:2022-09-07 19:40:56 | 浏览:1144

兴宁市主动融入服务“双区”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梅州副中心城市。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地处粤东北山区的梅州兴宁与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

兴宁市主动融入服务“双区”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梅州副中心城市。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地处粤东北山区的梅州兴宁与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日前,兴宁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兴宁要积极融入“双区”“双城”大市场,在产业承接、人才流动、平台载体、资金技术等方面进一步下真功夫,为梅州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争当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贡献“兴宁智慧”“兴宁力量”。

打造特色农业 丰富双区菜篮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用好‘互联网+’技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产品不仅没有滞销,反而受到珠三角等地区市民的欢迎。”日前,在新圩镇大村村,兴宁市四季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苑红正在装载一批农产品,准备运往广州、深圳等地。

大村村是省定贫困村。三年多时间来,大村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生产经营模式,先后建成了300亩无花果基地,1000多平方米鸡枞菌厂房,170亩红薯种植基地,350亩高山油茶基地和50亩鸡禽养殖基地等。基地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优质的土壤和水源。在完善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下,一批批绿色无公害的新鲜果蔬得以源源不断向大湾区等市场输送。“我们立足生态、产业、资源优势,积极融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为大湾区和深圳‘双区’建设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刘苑红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样牢牢把握重大机遇,不断加快“融湾”“融深”步伐。“我们与大湾区企业开展充分合作、谋求共赢,比如,与深圳市天翔达鸽业有限公司形成了深度合作。”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陈绰琎说。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天翔达鸽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肉鸽新配套系“天翔1号”推广应用期间,金绿公司作为配套系中间试验场,给“天翔1号”中间试验实际生产数据采集提供了支撑,“天翔1号”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国内首个肉鸽配套系。而该公司引进“天翔1号”配套系种鸽改良现有品种质量,使产品更适应大湾区消费者习惯。“目前我们每年销往深圳的深加工熟食乳鸽产品就达到28万只左右。”陈绰琎说。

“我们将继续加快28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推动丝苗米、肉鸽、柚果、油茶等产业发展壮大,努力打造‘双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瓶子’。”兴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强化基础设施 铺就联通大道

为强化与“双区”硬联通,兴宁正在突出抓好梅龙高铁兴宁段、汕昆高速北延线项目、国省道升级改建工程等一批交通项目,提升与湾区核心城市特别是与广州、深圳的关联度,积极融入大湾区1.5 小时经济生活圈。

“高铁征拆工作不轻松,但村民们都非常支持,高铁建设是经济、民生之大计,大家都能积极贡献力量。”坭陂镇新岭村党支部书记黄建立说。当前,梅龙高铁沿线的兴宁各地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用地保障,助力兴宁早日实现高铁梦。

“今年内我们将完成梅龙高铁兴宁段的征地拆迁任务,同时还将谋划推进兴宁南站综合枢纽客运站场及至城区快速连接线项目。”兴宁相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是民生之基,兴宁市委市政府提出,到明年春季学期,将全面消除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今年秋,由深圳市东山教育集团投资的兴宁市首家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 ——卓越中英文学校正式办学。这是兴宁凝聚乡贤力量兴办高质量民办学校的重要举措。该校校长石坤泉表示,学校采取现代化、规范化教学,将汲取在深圳的成功办学经验,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一流名校,助推兴宁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挥生态优势 打造大后花园

去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首批100条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其中兴宁古驿道客家人文自然风光线路入围。“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慈恩庐乡村艺术酒店、叶南渔村、磐安围、合水水库、十二肩岭古驿道、罗屏汉故居……”,近两年来,兴宁依托深厚文化和独特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全域旅游事业发展。

“大坪镇生态和人文资源丰富,其中拥有150年历史的罗屏汉故居,展示了罗屏汉、张瑾瑜烈士夫妇的革命事迹,而十二肩岭古驿道沿途更是有丰富的历史古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大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该镇挖掘利用好红色、人文、生态等资源,在此打造了“乡村游”“红色游”精品路线,每逢节假日都吸引了广州、深圳等各地游客前往游览。

兴宁市深入推进明珠养生山城、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等6大旅游项目,加快旅游特色镇、村建设,并活化一批名人故居、红色遗迹,激活围龙屋、古村落等独特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未来该市还将面向湾区大市场,打造1至2条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建立与湾区客源联动机制,吸引更多休闲团、老人团等来兴旅游休闲消费。

发扬特区精神 携手开拓创新

40年来,有大批敢闯敢拼的兴宁人前往深圳投资创业,他们在为特区的发展奉献力量的同时,也纷纷不忘回馈家乡。

“我在自己创业过程中深深感受到没有文化是件可怕的事,以前我因为家庭贫困没机会继续学习与深造,所以我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深圳市方兴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镜芳说。1990年到深圳经商的他,事业有成。从1998年开始,他连续多年出资总计130多万元,资助深圳与兴宁两地师生开展交流学习活动,让上千名师生得以互学互访。2013年开始,他陆续捐资180万元,设立奖教奖学金,让家乡1000多名师生受益。迄今为止,他在救灾、教育、社会公益等方面捐款逾3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黄镜芳还以弘扬客家文化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响应“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号召,回乡参与了“宋声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兴宁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我出生在农村,是深圳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改变了我的命运。”广东跃速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超贤感慨道。1979年,林超贤前往深圳,成为一间港资制衣厂的学徒。据他回忆,当时厂里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每天早上8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却依然干劲十足。12年间,他从普通工人一路被提拔至副厂长。

1992年,林超贤将特区精神带回兴宁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回到兴宁租了一间小厂房,利用在深圳学到的制衣技术和管理经验,办起了只有十多个工人的小型制衣厂。当时正是全国服装业一片繁荣的时候,林超贤把服装生产当作一门艺术,对工艺要求精益求精,客户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直到今天,他已注册了“跃速”商标,在兴宁建设了1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引进智能服装生产设备,从单一的服装产品发展到服装、自行车、鞋帽、包袜等系列体育用品,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变。

梅州日报记者:陈思杰

特约记者:刘海阳 钟思婷 张森源

梅州日报摄影记者:吴腾江

编辑:李舒宇

相关资讯

深圳市医生数量达63224名,以法治保障医生执业行为

南都讯 记者李榕 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为了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医护人员、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市民通过参与和互动更好的了解医疗卫生行业、理解医护工作者,也为了发现身边的优秀医生、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传播正能量,

漳州:以区划调整为新起点 开启“大漳州”建设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3月2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漳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精神,19日,漳州召开全市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动员大会,强调要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实施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溯源性评估,平稳有序

自贡自流井区:不负重托 汇智聚力 开创“两区”建设新局面

人民网成都6月14日电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6月10日至12日,自贡市自流井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区人大十八届四次会议顺利召开。面对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答题”,自流井区各条战线代表委员不负40万人民重托、倾情履职尽责,凝

徐立毅在中原区调研时强调:发挥优势、提升品质、建设美丽城区

10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到中原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市委全会确定的“西美”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以科技服务业为主的城区经济,以更大力度做好城市管理、

减证便民!松滋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提档升级

松滋市2021年在全省首创“无证明”城市,取消和免提交307项证明事项。在此基础上,该市今年打造“无证明”城市2.0版,秉持“减证便民”深挖潜能,力推余下的329项证明事项“无证明化”,截至8月底,再减199项证明事项,减幅超60%。在分类

关注党代会丨“五高”支撑焦作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9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焦作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明确了全市奋斗目标:按照GDP年均8%的增速,到2025年,经济总量将迈上3000亿元的台阶。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因开发建设需要,蚌埠这个风景区连发两则公告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蚌埠日报全媒体消息,11月17日,蚌埠市禹会区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连发两则公告,具体内容如下公 告因涂山风景区开发建设需要,所有在涂山风景区朝禹路以东、部队围墙以西、东海大道以北的国有土地、林地上,未经相关部门批准,

抚宁区:打出“组合拳”建设现代化美丽新抚宁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通讯员陈永存)近年来,秦皇岛市抚宁区持续深化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和乡村振兴夯基行动,通过建设现代化城区和中心城镇、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王现坤在任泽区调研时强调: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9月15日,市委副书记王现坤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问题厕所排查整改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入任泽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吕梁:推进城市功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遂宁头条新闻网金华新闻资讯网贵州青酒网天天基金资讯网今日东营南宁旅游网深南电路A股南宁新闻资讯网梧州新闻资讯网江苏旅游网巴中今日新闻网九江头条新闻网今日阜阳崇左新闻资讯网世界杯资讯网梅州今日新闻网来宾新闻资讯网阳江新闻网百色新闻头条网西双版纳旅游网玉林新闻资讯网青海旅游网广安新闻资讯网内蒙古旅游网广西旅游网今日济南山东旅游网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网约车司机网舍得酒业A股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地级市,是广东省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
深圳新闻资讯网 baimi.net.cn©2022-2028版权所有